☆☆☆现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所谓自主品牌的车都是模仿别国的,对...

☆☆☆现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所谓自主品牌的车都是模仿别国的,对...
关注问题 回答问题 1个回答
分享
举报 收起 阅读全文
精彩的回答可以获得更多的赞...

1个回答


在“十一五”发展计划中,各级政府都将汽车的自主研发作为重点,与此同时,组成汽车的3万多个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能力也被提上了日程。但相应的政策支持能否促进零部件企业的研发能力呢?在采访中,业内人士普遍对此表示担忧。 独资企业“拒绝”中国研发 “零部件的自主开发分为两种,一种是零部件企业主动的研发,这是零部件自身技术获得突破后对整车技术带来的革命,是一种比较高端的超前开发;另一种是相对低端的开发,主要是根据整车厂提出的要求,确定在原来技术上进行匹配性开发或小规模改动。”上海市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马大雄表示。 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开发,在一位外商独资的轴承企业总经理朱先生看来,都不会在国内研发。“如果是前者,一般都在国外的研究所进行,那里不仅设备齐全,还有一些诺贝尔奖得主在进行研究,我们只需将他们的研发成果直接拿到中国使用即可;至于后者,在中国进行改进的可能性也很小,因为只要涉及到较大改动的,我们都将产品拿到国外公司进行研发并测试。”他说。 对于目前不少外资零部件企业已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情况,朱先生认为这并不代表他们在中国进行研发,“研发是一个经历基础研究、到基础功能测试、到分析设计的过程,从目前的情况看,这些公司无非是做少许的本土化适应性改进。” “从企业的效益最大化考虑,一旦中国市场需要新技术,独资公司往往直接从国外拿过来,而根本不会再花时间和精力做重复劳动。”另一位外商独资公司的总经理刘先生也表示。 合资企业购买外方技术 “在合资企业,一般国外的技术都优于国内,所以即便中方希望自主开发来提高技术能力,外方也不会同意,因为向外方直接购买更简单有效。”《汽车与配件》总编辑罗锦陵说。 “中国企业不可能与没有技术的外资企业合资。”一位合资企业的负责人刘先生表示,“与之合资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未来技术的引进。”在他看来,有时是外方希望合资企业购买其全球研发成果,有时则是客户有了新的技术需求,而自主研发会在时间和结果上都存在不确定因素,所以合资企业一般会选择直接向外方购买。 “如果一个项目的研发成本是1000万美元,全球企业研发成功后转让技术给其全球合资公司,如果有5家合资公司购买,那么每家的成本就只需200万美元;而如果合资公司自己研发,就至少需要1000万美元,况且还可能花了时间、资金又看不到结果。”刘先生说。 国企、民企陷资金困境 对于无所“依托”的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,自主研发是唯一“出路”,但他们又面临资金困境。“我们一直希望将纳米技术用到我们生产的零部件上,但如果我们自己去研究这项技术,结果可能未见成果企业却已‘弹尽粮绝’。”一位生产轮毂的企业主自嘲道。 “企业的实力限制了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。”罗锦陵表示。马大雄也进一步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解释道:“国外的大型零部件企业实力强大至可以进入世界500强,而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却普遍实力较差,譬如2004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500强冠军万向集团,销售收入也不过208亿元,这样的资金实力如何与国外巨头‘抗衡’?这就导致在那些需要高投入的自主研发项目面前,他们只能望而却步。” 因此罗锦陵建议,“政府可以成立一个统一的研发中心,专门为全市乃至全国的自主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,由政府支持一段时间后吸引海外研发中心合资。” 零部件“大鳄”转战中国 商机危机并存 就在国内零部件企业举步维艰之际,国外的零部件“大鳄们”纷纷转战中国。业内人士认为,这令中国零部件市场商机、危机并存。 日前,德尔福汽车系统(中国)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健向媒体表示,“德尔福在北美的业务,该关的要关,该卖的要卖,该转移的要转移,而且不排除转移到国内的可能性。” 全球最大的轴承制造商SKF的总裁兼CEO汤姆·强斯顿(Tom Johnstone),也在日前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采访时表示了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心,“我们还将继续扩大在华投资,目前已启动了不少项目。” 显然,跨国零部件企业加大投资中国的力度,给中国带来了无限的商机。但是,业内人士对此并不表示乐观。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,跨国零部件企业的到来也给国内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危机,“相对于中国本土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而言,全球性的制造商优势更明显。”他说。 此前强斯顿也表示,“众多全球最新的车型都来到了中国,这对我们这种拥有全球最新技术的跨国公司是非常有利的,因为本土公司不具备这种能力。” 事实上,中国零部件行业正在上演一场“生死战”,而国内企业能否继续存活,甚至进而走出国门,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。 记得我学马政经的时候,老师给我们出了同样的问题。
编辑于 2016-04-07 14:52:11
 0  0
分享
举报

暂无评论

我要提问

分享到微信

x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

×

写下你的问题

添加标题* 30/30

问题描述(可选): 添加图片 添加视频

描述精确的问题更易得到解答

品牌车系*

请选择品牌
请选择车系

0.1%

正在处理文件,请您稍后......

(0/0)

取消

上传手机图片

扫描二维码即刻上传手机相册图片

上传图片最多为20张,单张容量小于5M

上传注意事项

图片支持:JPG / PNG / GIF格式

收起

请输入视频地址,目前暂时只支持优酷

上传视频最多10个,单个视频小于200M

上传注意事项

视频只支持:MP4 格式

收起

问答举报

×

请选择举报的理由

还可输入200